找到相关内容576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密宗法义精要(2)

    思,精勤修学,期无纰误。当如宝瓶甘露,由彼瓶注于此瓶中也。 “阿底峡尊者入藏,常不离师,师所说即行;他人求开示者,尊者仅说三皈、五戒、人寿无常等,不传他法,尤不传密。后惟传与登巴一人而已。”故...依止上师,当以过去大德为轨范,自得加持。何以故?因吾人在过去佛出世已不得度,实为业重无缘,释迦佛出世,我又不遇,阿底峡尊者等,乃又无缘得见。今幸令我得遇诸佛大悲力所现之上师,胡不依止?且我如生盲在野,...

    法尊法师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0445975.html
  • 宗喀巴对于大、小乘戒相融之思考(2)

    学集论》、《入行论》、《菩萨戒二十颂》及其新、旧两种《疏》本;三、就《戒论》中所引述的各种经论注疏与译本来看。以上可参照本文所附的<一览表>以了解其类别与比重。   其中经由阿底峡尊者传承以融合无著...基本内容,可见他未全然等同菩萨与声闻的戒律学处;亦即两种戒律有其分别。因此不能随意地判定宗喀巴将菩萨戒等同小乘的戒律。   而这样引述的依据同于阿底峡尊者的主张,在《道灯论》及《难处释》中即言可以参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1160064.html
  • 大幻化网坛城简介

    ,上供有莲花生、菩提萨埵和赤松德赞三位尊者。第三座(旧)噶当派佛堂,上供有阿底峡尊者和仲敦巴诸耆宿大德。   南方方位,第一座是财神佛堂,上供以地藏王菩萨、臧巴拉和多闻天王为首之增上福德的诸多菩萨...功德。阿底峡尊者在拉萨时,对转绕彻囊寺,兴趣盎然,百转不厌。这就引起了僧众信徒们的注意,以仲敦巴格西为首的大德们向阿底峡尊者祈问有关转绕方面的教诲,尊者开示道:“在世间有为善法中,没有比转绕所获得福德...

    丹增活佛重新整理

    |大幻化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1/1837566583.html
  • 华严经:依止善知识的九种善心

    阿底峡尊者一切事业,而毫无疲厌,此即如大地心。   以禅门而言,杨歧方会禅师是真实以大地心荷负尊重事业担之一代大德。其师慈明禅师性情率真,作事忽略,无所回避,无所忌讳。杨歧不顾自己,全身心奉献于上...阿底峡尊者之前,从十七岁始,于十九年中依止康地大德菩提童子。最初依止上师时,即如常啼菩萨般依止师长,凡是大德的猪马牛羊须放牧者,悉尽心看护,白昼在山上放牧,夜间骑着好马,手执弓剑四处巡逻。故种敦巴即是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善知识|依止|善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08461629403.html
  • 密宗法义精要(四)::信业果

    三宝亦同,遇谤佛者,欲开示他,可犯两舌,呵斥恶人,方便用恶语,均非行菩萨道不可。阿底峡尊者云:“第一善知识,能呵斥过患者是,如誉我非上师也,此为要门口诀。”此以慈心悲心,使离过...rdquo;由此可见,大德时时以清净心对治也。   阿底峡尊者云:“我受比丘戒还觉易于受持,从未犯过,及受菩萨戒,因知此为心戒,较难守护,及受密乘戒,则更时时观察,随犯随忏,且随带曼达盘...

    西藏根桑泽程仁波车 原著

    密宗法义精要|因果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13471929679.html
  • 噶当派传承及其思想特点

    尊者之意,吉为尊者或救主)。生于萨霍尔国(今孟加拉国达卡地区),自幼从诸多大德学习显密佛法,29岁出家,师从法称学显宗经论。44岁任超岩寺首座。应西藏阿里古格王益西沃、绛曲沃之邀,阿底峡于1042年抵...程嘉哇为法名。27岁时,受阿里古格王之命,赴印度迎请阿底峡,并协助阿底峡翻译了许多佛教经论。据《阿底峡尊者传》记载,阿底峡所传之法,大多都是那措译师翻译的。那措译师跟随阿底峡19年,当他离开聂塘前往阿里时...

    董莉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3559677.html
  • 回溯前世

    采用梦境修法,对于宿世经历也能端倪可察回视追忆的。特别是使用回溯前世法,能够较为清晰准确地回顾前世。在历代高僧大德的传记中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。像阿底峡尊者的《追忆前世梦修法》和切苍桑结益西的《回忆前世经历文》等有许多这样的修法和事例。宗喀巴大师指出:“预测之梦,虽然有些比较准确,但相当有限。然而,运用梦的技巧和风的效用来回溯宿世,其准确度却是相当高的。” 虽然,在藏传...

    丹增嘉措活佛

    |梦修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1049374867.html
  • 《入行论》讲记(十九)

    。凡夫真正遇到身体上的痛苦,不生起后悔心是相当困难的,以前阿底峡尊者的上师达玛 吉达虽然是个凡夫,在布施身肉时也感受了巨大痛苦,但由于他的大悲心相当强烈,所以没有生起后悔心。然而,一般来讲,真正以火...件衣服,如果没有装饰品的话,一点都不好看,所以脖子上一定要挂个项链,没有项链的话,也可以把念珠挂在脖子上(众笑)。   供养装饰品的功德相当大,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课堂上讲过:阿底峡尊者来藏地弘扬...

    著:无著菩萨  译讲:索达吉堪布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1/1501526492.html
  • 讥毁无损于今生来世,不必在乎

    障碍,所以我还是不愿意接受粗恶之语。”   答曰:讥毁固然可导致他人因了知你的过失,而对你不生欢喜心,但对你的今生来世不会有任何危害。阿底峡尊者说:“众人不悦,正合我意。”人们对你有不满情绪,正好...不会因之而堕入恶趣。米拉日巴尊者在山洞里精进修持时,当时也是许多人不理解,但这对他即生成就有没有危害呢?绝对没有。现在有些人发清净心出家,亲朋好友对他不满、对佛教不满,但这样的不满,并不能成为他造恶业的...

    索达吉堪布宣讲

    |忍辱|口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10145118140.html
  • 菩提心者,犹如一切佛法种子

    行能够分判大、小乘。   阿底峡尊者说:“内外以皈依别,大小以发心别。”   《宝鬘论》云:“诸声闻乘中,未说菩萨愿,大行及回向,何能成菩萨?”此说不由见分,当以行分。   《宝鬘论》说:在声闻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09141520108.html